潮新闻客户端记者孙燕通讯员王蕊江晨
年逾古稀的王伯(化名),最近几个月经常觉得浑身瘙痒难忍,反复发作,用了药膏却一直没有好转的迹象,于是前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就诊。
经过详细检查,该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李亚丽发现,他的皮肤瘙痒可不是老人自己以为的——“年纪大了皮肤变干燥”“夏季湿热总爱洗澡”等原因。
看着被挠得渗出一道道血痕的皮肤,在排除一般皮肤病及过敏性疾病后,李亚丽怀疑王伯是被肿瘤缠上了。
CT检查发现,背后“真凶”正是肝脏上一颗原发性肿瘤。
幸运的是,发现还算及时,老人被转至外科进行手术治疗。
体内有癌,皮肤先知,果真如此吗?
李亚丽解释皮肤像身体的“显示屏”,可以直观反映健康状况,一方面恶性肿瘤可以引起各式各样炎症性、增生性、代谢性等皮肤改变(副肿瘤性皮肤病);另一方面几乎所有恶性肿瘤晚期都可能转移到皮肤上。
像王伯这样,之前从没出现过皮肤瘙痒,又排除了药物过敏、食物过敏、气候变化等刺激因素,突然出现持续且剧烈的瘙痒,就得往激素障碍、糖尿病、肝病、肾病,甚至肿瘤这些方向考虑了。这种顽固难消的瘙痒,还可能是霍奇金淋巴瘤、白血病、骨髓瘤等多种恶性肿瘤的“共有症状”。
专家强调,不是所有皮肤病都和癌症挂钩,但除了上面说的皮肤瘙痒,皮肤出现以下症状时,就得打起十二分精神,警惕内脏恶性肿瘤找上门——
首先是皮肤红斑脱屑,可能是普通的皮炎、湿疹,但如果这些红斑丘疹一圈圈往外扩散,中间的地方慢慢变好了,边缘却还在扩大,主要长在肚子、后背这些躯干部位,尤其是屁股上,而且痒得特别厉害,怎么都止不住——可能与乳腺癌、肝癌相关;如果全身90%以上皮肤呈现类似烫伤的大面积红斑(全身性红皮病),潮红、肿胀、脱屑、剧烈瘙痒,可能与淋巴癌、白血病相关。除此之外,胆囊癌、乳腺癌、腮腺癌、卵巢癌、食管癌也可引起红皮病的发生。如果这个时候,还有明显的淋巴结肿大,就要抓紧时间对淋巴系统进行详细检查。
其次,如果发现脖子、腋窝、腹股沟这些皮肤褶皱的地方,出现对称的变黑,皮肤摸起来还增厚、像天鹅绒一样,严重时甚至有点像小疙瘩(疣状),那就要注意了,这可能是黑棘皮病。
再次,如果眼睑和眼眶周围、鼻梁甚至面颊出现水肿性紫红色斑,像“熊猫眼”但颜色更深、更接近红酒色,手指关节、肘膝关节有紫红色小疙瘩或红斑,还会肌肉疼、没劲,这是皮肌炎的典型表现。皮肌炎不常见,但得这病的人容易遇上恶性肿瘤(20%~30%),年纪越大可能性越高,各种恶性肿瘤均可发生,如鼻咽癌、肺癌、肝癌、结直肠癌、卵巢癌、前列腺癌等。40岁以上患者尤其要注意加强内脏肿瘤的筛查。
还有四肢出现“牛皮癣”。它更加科学的表述是——副肿瘤性肢端角化病,这病表现在皮肤上,有点像银屑病(牛皮癣)那样的疹子,最容易出现在耳朵、鼻子、脸蛋、手脚和膝盖这些地方。病情加重后,手掌和脚底的皮肤会变厚变硬,指甲也可能出问题长得不好,它和上呼吸道、消化道的恶性肿瘤关系挺密切,像咽喉癌、食道癌这些都可能和它扯上关系。
另外,总治不好的“带状疱疹”,有文献报告显示,带状疱疹患者中约12.5%合并内脏癌肿,而且年纪越大比例越高,60岁以上的带状疱疹患者合并癌肿的比例达18%。合并的恶性肿瘤里,淋巴系统恶性肿瘤最多,其他还有胃癌、肺癌、肠癌、前列腺癌、胆管癌等。但是潜伏着恶性肿瘤的带状疱疹和一般的带状疱疹还是有区别的:前者往往会全身到处都是、经常反复出现,而后者大多局限于身体的一侧,而且得过一次后基本不会再得。此外,恶性肿瘤病人如发生带状疱疹,预后多半不太好。
最后,如果身上长的如米粒或黄豆大小的疣赘突然急速增大增多,同时伴有瘙痒时,最好去医院查查,也有可能是被内脏恶性肿瘤盯上,它和消化道癌瘤关系密切。
此外,如果乳房的皮肤变得像橘子皮一样,就要去查查是不是乳腺癌;静脉部位又红又肿又痛,而且会来回移动、反复出现还会形成结节(游走性静脉炎),这时候要留意胰腺有没有长肿瘤,得尽早去诊治。
天金策略-炒股如何开杠杆-配资概念股票-股票配资交易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