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说起防汛这档事儿,中国人每到夏天都是绷紧了神,不管是政府还是真百姓,都得全力以赴查水库、巡河啥的。可你看看欧美那些国家,好像从没这习惯,一遇到大雨大风就乱作一团。最近,西班牙巴伦西亚那场暴雨闹得挺大,死伤不少,大家也开始琢磨这是咋回事。咱们得从头聊起,分析啥原因,顺便对比一下中国和欧美的差别,这样就能明白,为什么中国每年都得防汛到底。
咱们先说说西班牙那场闹腾的灾难。2024年10月29日,巴伦西亚一带突遭百年一遇的大暴雨。一股冷空气撞上地中海暖湿气流,结果就形成了个叫DANA的孤立高压系统。反正就在八小时内,降了相当于那地方一年的雨量,几年前都没遇到过的那种。几个镇子直接泡在水里,路面那都不认识了。气象站显示,奇瓦镇那天降水量达491毫米,搞得比往常的年平均还多一倍多。洪水像快递一样,带着泥沙和石头,冲得飞快。灾区主要有派波塔镇和奇瓦镇这几地方,河里涨得跟海一样,桥都给冲了,电不供了。死人数也不断增加,从最开始的95人逐步涨到224人,差不多两百多个人都在巴伦西亚,以及邻近的地区。很多人是车里或地下室里被困死的,水涨得太快,反应不及。还失踪了13人。损失方面,慕尼黑再保险估算,总共造成了107亿欧元的损失,保险赔付的有41亿。这事儿一发酵,欧盟也出手帮忙救援,但早期的混乱也暴露出不少管理上的问题。
关键就是预警和反应出错了。国家气象局在10月28日就发出了橙色预警,提醒巴伦西亚是高风险区,让大家准备点应急的工具啥的。可偏偏地方当局拖拖拉拉,到了下午还说雨十点左右会变小,结果让不少人放松警惕,继续出门。到了晚上八点,才大规模用手机发警报,那会儿水已经淹到街上了。气温降到11度,水温还更低,幸存的人泡在里面很容易体温过低,但官方没有及时安排避难点。灾后,志愿者倒挺积极,几万人带着工具去清理淤泥,还帮忙分发物资。士兵也出动了,起初2500人,后来增到1万,是和平时期最大的一次军事行动。首相桑切斯也承认应对有出差错,拿出了23亿欧元用来重建,还求欧盟帮点钱和技术支持。但调查显示,地方和中央之间协调不佳,警报延迟直接造成了更多的损失。
得追溯到历史角度来看,西班牙的水利建设底子挺厚实,早在佛朗哥时代就开始布局。他上台后,搞高压统治的同时,也大规模搞基础设施建设,巩固政权。到了40年代到50年代,建了不少于221座水坝,直到他去世之前,整个国家一共盖了600多座。这些工程主要是为了发电、灌溉,还有控制洪水,尤其在马德里附近,地下排水系统特别多。这些项目动员了大量劳动力,采取强制拆迁村庄甚至改造河流走向,付出了不少代价。沿海地区,比如巴伦西亚和加泰罗尼亚,和中央政府关系一直不太和睦,总觉得这些建设偏向内陆,花了不少钱也没啥好处。佛朗哥时期,抵制新的水利项目,从21世纪初的国家水文计划PHN开始,想把埃布罗河的水引到南方,建120座新坝,但这计划也遇到很多抗议。2004年,计划又做了调整,取消了不少沿海的工程,防洪能力没之前那么强。这就形成了一把双刃剑,内陆得益多,沿海反倒受损,这次灾祸也就借此放大了问题。
你看,跟咱们中国一比,反正你就懂为啥我们每年都得防汛。中国的洪水问题确实多发,从黄河流域到长江,一直都闹出过大灾难。建国后,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,水利投入一年比一年多,1979年大概花了35亿美元,到了2019年,已经飙升到上千亿。每到汛期前,全国都要搞个演练,检查水库堤坝,调动军队和老百姓一起动手。像三峡那样的大工程,不只是发电宝,还能控洪排洪,滞洪区也能存水减轻压力。2015年起推进的海绵城市试点,比如在30多个城市,搞公园、湿地啥的,能吸收雨水,防内涝。科技应用上,借助卫星监测、实时预警系统,手机APP还能第一时间推送警报信号。2021年郑州那次特大暴雨,虽然说损失惨重,但事后咱们还加强了内地的洪涝风险评估。这跟欧洲那些国家比,洪水发的频率确实上升了,但管理方式就不一样。中国偏向集中资源,搞大型工程,而欧美国家偏小政府,更多靠个人和地方责任来应对。
美国这边,2024年,海伦妮和米尔顿连续袭击东南部,海伦妮这次涝死了200多人,要说是自卡特里娜之后最严重的一次灾难。紧接着米尔顿也来,佛州损失惨重。联邦应急管理局FEMA负责救援,结果资金紧张,反应还慢半拍。特朗普阵营还批评,说政府偏帮共和党地区,钱都被用在别的地方了。其实FEMA是有灾后援助的,可谣言满天飞,说是故意不出手。国民警卫队出动了,但用直升机运物资时,风太大,把东西都吹跑了,民众骂声连连。拜登政府声称没那么多钱,其实根子还是预算不足。和中国比,美国的防灾反应更分散,各州自己管着事,联邦协调起来不那么顺利。欧洲人也一样,德国2021年洪水死了180多人,虽然有预警系统,但落实得不够到位。中国则学得快,洪水之后,投入了1440亿人民币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。
到2025年1月,西班牙的灾后情况基本稳定,死亡人数大约在220左右,经济损失也达到了上百亿欧元。政府出资140亿欧元做紧急援助,用于修缮房屋和道路。欧盟派出专家团队帮忙修复生态环境,进行河道清淤。到4月,巴伦西亚的居民仍然感到身心疲惫,六个月过去,许多人失去了工作,心理压力也很大。调查结果揭示预警系统存在缺陷,地方官员或许要面临刑事调查,涉嫌疏忽犯罪。5月时又遭遇暴雨伴随冰雹,街头出现积水,不过这次没有上次那么严重,主要因为吸取了经验,排水系统得到了加强。到6月,灾区恢复工作持续推进,卫星监测显示变化显著,欧盟特别强调提前预警的重要性。
中国每年都搞防汛,主要靠治理实力强、科技基础扎实、动员能力大的优势。欧美那种政府少、自由大的做法当然有其优点,可遇到极端天气,问题就暴露出来。西班牙这场大雨,死了这么多,反映出分歧和落后。美国的飓风也是一样,资金调度问题不少。从1950到2019年,洪水风险评估显示,投进去防灾减损的钱确实见效。全球变暖让洪水变得更频繁,涨温0.5度,中国每年洪灾损失就多了3%。西班牙也该学学,统一管水利、搞好预警,减少伤亡还是有希望的。
天金策略-炒股如何开杠杆-配资概念股票-股票配资交易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